<acronym id="z7u8m"></acronym>
      <td id="z7u8m"><ruby id="z7u8m"></ruby></td>

      <p id="z7u8m"></p>
      <tr id="z7u8m"></tr>

      • 隴東報數字報

      • 掌中慶陽客戶端

      首頁 >
      西峰區提升“旅游+”多贏發展模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西峰區按照文旅融合化的發展思路,立足區內旅游資源稟賦,以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為契機,著力以融合促進旅游業態做大做強,探索出“旅游+”多元化發展新模式,為助力鄉村振興,實現旅游高質量發展賦能。

      旅游+文化:豐富群眾生活

      西峰區立足現有文化資源,相繼在顯勝鄉顯勝村、彭原鎮五郎鋪村組織開展西峰區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3次,發放圖書、冊頁、海報等宣傳資料3000余份,為群眾書寫春聯,繪畫、剪紙作品800余份。組織9個鄉鎮、街道組成的18個社火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開展大拜年活動50余場次。開展戲曲進鄉村惠民演出共200余場,累計觀看人數達20萬余人,現場氛圍熱烈而活躍,活動得到群眾的一致贊揚和好評。同時,在隴東風情園景區內舉辦的第二十一屆小崆峒民俗文化節,游人香客紛踏而至,地方特色美食也匯聚于此,盛況非凡,截止目前,接待旅游人數4萬余人,實現旅游收入120萬余元。

      旅游+農業:打造美麗鄉村

      西峰區依托區域地理優勢,積極探索農業旅游發展模式,鼓勵種植規模標準化示范園,將農作物集中種植,形成農業旅游觀光區。在溫泉鎮米堡村、太一農莊景區、蒲河川區、桃隱莊園、小崆峒景區等地,桃杏爭艷,美若仙境,吸引著游客前往觀賞打卡。截止目前,農業旅游觀光人數達5萬余人,實現旅游收入160萬余元。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西峰區將繼續打造以休閑體驗、生態采摘等為特色的休閑觀光農業,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帶動農民創收、農業增效,讓農業種出經濟、種出花樣、種出效益、種出風景。

      旅游+商業:活躍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城區內各大商場推出“一節一主題”系列活動來拉動消費者,東方麗晶茂、昊鑫時代廣場先后舉辦了燎疳篝火晚會、魔幻大飛輪雜技表演、小丑軍團之萌龍、千年非遺打鐵花等活動,第一季度客流量達150萬人次。同時,西峰區4月20日在慶陽市體育場舉辦“農耕源頭?香包傳情?唱響慶陽”放歌慶陽群星演唱會,預計接待8000余人。擬于6月10日舉辦第十九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吸引全國各地的企業、客商參展參會,開展文化展示、產品展銷、購銷洽談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拉動消費需求、活躍市場經濟。

      旅游+體育:吸引多方游客

      西峰區充分把握“爾濱”網絡熱點,利用冬季氣候優勢和城郊地理區位優勢,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群眾參與、多贏發展”的發展模式,建成天富億冰雪樂園、哈奇游樂場冰雪大世界、慶陽新冰雪樂園、慶陽東湖冰樂園等4個城郊冰雪場地,向西安、成都等大城市投放電梯、地鐵、公交和取件碼廣告2萬多條,發放優惠票券3萬多張,成功引流外省游客10萬余人,全區冰雪場地累計接待游客20萬余人,實現旅游收入2000余萬元。隨后,將繼續發揚體育精神,舉辦城區小學生游泳比賽、職工籃球、羽毛球比賽、第九屆“園丁杯”排球聯賽、中小學生乒乓球聯賽等體育賽事。

      旅游+康養:提升城市品質  

      積極傳承和發揚岐黃文化,依托香包民俗產業,開創康養香包、保健枕等文創產品,有效促進了西峰區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截止目前,營業收入已達60余萬元,帶動就業人數3000余人,提高了群眾的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同時,國家4A級景區龍棲谷景區,可以體驗到獨具特色的隴東民居--窯洞住宿服務,還可以吃到地道的有機農家菜肴,讓游客體驗別樣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風情。

      編輯:吳樹權
      相關稿件
      宅男噜噜66国产精品观|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妓|七七七久久久久人综合|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acronym id="z7u8m"></acronym>
          <td id="z7u8m"><ruby id="z7u8m"></ruby></td>

          <p id="z7u8m"></p>
          <tr id="z7u8m"></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