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黨中央和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中央紅軍)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英雄氣概,翻越長征途中最后一個高峰——六盤山,由寧夏固原踏上了挺進隴東的征程。在慶陽境內,中央紅軍經過鎮原、環縣、華池三縣,在這片紅色沃土上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和許多動人的故事。
10月9日,中央紅軍到達鎮原縣武溝鄉孟莊村,向當地地主劉杰籌糧時,遭到其子劉繼元抗拒并開槍打傷紅軍戰士。紅軍遂攻克劉家堡子,處決了劉杰、劉繼元父子,沒收其大量財物和糧食,除給各縱隊留一部分糧食外,其余都分給了當地群眾。紅軍還張貼標語,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受到革命思想的影響,老百姓主動給紅軍提供情報,有的還參加了紅軍。當紅軍離開孟莊時,村民尚吉祥等群眾牽來毛驢,為紅軍馱送糧食和武器,直到環縣洪德才返回。
10月10日,中央紅軍到達鎮原縣三岔鎮,遇到了徐海東、程子華、劉志丹派來接應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的5名送信騎兵隊員。毛澤東看到信后情不自禁地說:“這下子好了,可到家了?!奔t軍指戰員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后,整個部隊都沸騰了,大家激動地相互擁抱,不少人都流下了喜悅的淚水。據陳昌奉在《跟隨毛澤東過六盤》一文中回憶:當時,毛澤東興奮地對大家說:“三岔鎮這個地方是不是京劇中的那個三岔口呢?”他見大家回答不上來,接著又說:“按道理應該是這里了,你們知道嗎,這里古代打過好多次仗。穆桂英你們知道吧,她就在這里打過仗的……”
當晚,中央紅軍3個縱隊及司令部均在三岔鎮宿營,毛澤東住在西街天主教堂,周恩來、彭德懷等住在教堂旁邊的窯洞里,張聞天、王稼祥、博古等住群眾家里。11日,紅軍部隊繼續向陜北開進,14日,抵達環縣河連灣、洪德城一帶,在聶榮臻、楊成武等指揮下,向河連灣國民黨三十五師一個營發起進攻,殲敵100多人。戰斗中,突破烏江及攻占臘子口的先鋒隊員、四大隊一連連長毛振華英勇犧牲。
10月15日,紅軍部隊分兩路出發,一縱隊從河連灣、洪德出發經曹家灣、萬家灣到達耿灣黑城岔宿營;二、三縱隊從河連灣出發,到達興隆山(東老爺山)宿營。16日,中央紅軍左右兩路軍進入陜北。一縱隊到達定邊縣木瓜城附近,二、三縱隊經過華池縣的喬川、艾蒿掌、鐵角城,進入陜北定邊縣白馬崾峴一帶。當紅軍到達華池縣喬川時,受到根據地群眾的熱情接待。陶岔村農民秦滿庫主動為紅軍捐助黃米、黑豆6石,牛4頭,羊50多只。10月19日,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后與紅十五軍團會師,合編恢復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番號,長征勝利結束。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險的遠征、不怕犧牲的遠征、傳播理想的遠征。紅軍一路浴血奮戰,舍生忘死,用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傳播著中國共產黨人改天換地的革命理想。這種革命理想,給隴東(慶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后來進一步發展、擴大和鞏固隴東革命根據地,建立紅色政權,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